时间:2025-04-16 07:47 作者:何韵诗 浏览量:1527
图为青海湖裸鲤鱼苗。 李隽 摄
中新网青海刚察6月19日电 (李隽)19日,记者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该省连续19年开展青海湖裸鲤等珍稀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放流规模从最初的300万尾增长到2021年的2000万尾以上,累计放流各类鱼类1.9亿尾,有效促进了鱼类资源的恢复。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境内水系发达、湖泊密布、冰川矗立,具有独特的高海拔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
图为民众参加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活动。 李隽 摄
在丰富的水资源和高原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中,高原水生生物形成了独特的地理分布特点和种类构成,这些物种维系了高原水体生态,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和基因库,在物种保存、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保护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全力推动渔业资源恢复和保护工作,青海湖裸鲤资源量恢复到10.85万吨,是保护初期的42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正在形成。”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青川介绍,三江源区渔业水域继续保持原生态,长江源区鱼类资源保存较好,甚至资源略呈增长趋势。
图为民众增殖放流青海湖裸鲤。 李隽 摄
2020年以来,青海省相继发布《长江流域青海段禁捕通告》《关于实施第六次青海湖封湖育鱼的通告》和《黄河流域青海段禁捕通告》,分别实施为期十年、五年的禁渔期制度,全面构建起该省长江、黄河、青海湖重点水域全面禁捕的管理体系。
2021年,青海省联合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首次实施长江青海段水生生物资源本底调查和完整性指数评价,弥补了近30年来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本地不清的现状。评价结果表明,长江流域青海段水系完整,自然岸线比例较高,水文较少受到人类活动的改变,水体污染程度低,鱼类种类略低于历史值,物种濒危程度低。
近年来,该省通过构建长江、黄河、青海湖重点水域禁渔期管理制度,开展水生生物执法检查,实施土著鱼类增殖放流,强化水生生物资源及渔业水域环境监测等举措,不断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恢复珍稀濒危水生生物资源,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取得成效显著。(完)
比如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我一直认为文博领域的文化文物数字资产,包括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甚至非物质化遗产数字化以后形成的数据资产,都可以通过拍卖的方式来进行合理的市场化交易和社会化应用深圳未来的发展也应该由一大批有活力的企业作为最重要的支撑,应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建设和发展深圳,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不是通过政府的规划和配置来实现j9九游会官网中国官方网站bf08.cc网站地址☜扫二维码3分钟开户紧抓股市暴涨行情!据福克斯新闻报道,白宫发言人说,参议院共和党人将同意特朗普对新冠疫情经济刺激法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