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6 08:06 作者:赵之琛 浏览量:947
最近,有的地方在推进工作中有点冒进,将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情捆绑在一起,表现出“权力任性”的倾向,激起了人们的普遍不满和深深担忧。
6月13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传出一则消息,“无访社区,中考生降3分录取”,引发社会普遍关注。有人还考据出此前河南省唐河县也出台过类似政策。此举被质疑破坏教育公平,引发民众普遍焦虑。目前已被官方叫停。
无独有偶。近日,多名在河南村镇银行存钱的储户反映,他们因存款无法取出,近期来郑州、开封尝试线下取款。但抵达后,手机上的健康码被赋红码。有人刚进郑州时是绿码,被发现是讨说法的储户即变红码。河南省卫健委回应此事称:正在调查核实。
信访维权和学生中考,储户维权和身体状况,本来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一个地方有没有人员上访,和这一地的学生有什么关系?对考生而言,一分就可能决定命运。有的社区学生,被人为地加上了3分,意味着其他社区的考生,将就此陷入不公的境地。而健康码,是为人们出行和流动提供便利的,现在竟然被滥用,成为地方压制社会矛盾的手段。何其怪哉!
两件事,是巧合吗?跳出来看,貌似毫无道理的联结中,都能看到某些基层治理中“捆绑”思维的痕迹。某种程度上,这两个事件之所以发生,背后都是这种思维在作祟。
想一想不难明白,有些地方“捆绑”的做法,主要是为了解决社会治理中的某些难题。打造无访村、无访社区本来是件好事,“事急从权”也有可理解之处,但方式方法一定要合情合理,更不能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将信访情况和中考政策挂钩,给“无访”社区学生加分,实际上表露出权力过于任性,对法治和民众利益缺乏敬畏之心,从而最终损害教育公平和学生利益。
社会治理,当摆脱“捆绑”思维。这种思维习惯和处罚方式,是对个人自我负责的否定。在民众法治和权利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使用“捆绑”手段只会引人反感。那些“捆绑”式的政策,看似在为工作负责,实则对法治社会建设危害极大。
法治社会,有权不能任性。相关地方仅仅叫停了不靠谱的政策是不够的,还应该查清它的来龙去脉,及时回应民众关切,不让“捆绑”思维给基层治理埋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从而带给百姓更多安全感和幸福感。
本报评论员 陈江
”2004年到蛇口工业区工作、现任招商蛇口产业园区事业部副总经理的郭锦告诉新京报记者VR彩票登录网页版bf08.cc网站地址☜ 针对在文化领域的应用,魏鹏举分析称,文化经济领域最需要拍卖理论支持的就是艺术品交易,除了传统的交易艺术品本身,我国现在还存在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等新的交易形式,能够对艺术品的抽象价值进行连续交易